所在的位置: 烟斗 >> 烟斗特点 >> 张老汉的婚事下

张老汉的婚事下

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 http://baijiahao.baidu.com/s?id=1699633002899597593&wfr=spider&for=pc
图片来自网络

说起秀琴也是个苦命的女人,自己的男人40多岁时因病去世了,女儿也早早嫁到了张家,她和儿子一起生活。等熬到儿子结婚,生了孩子,日子总算好起来了,谁知灾祸又降临了,儿子在一场车祸中丧生。过了两年,媳妇带着孙子改嫁到了山外,秀琴只能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日子。

随着年龄大了,她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,女儿不放心妈妈

说秀琴命苦,其实张老汉也一样。张老汉还是小伙子的时候,也是妥妥的帅小伙儿,加上爱唱歌,爱拉二胡,很是得姑娘们的青睐。后来他娶了村里最漂亮的女孩,结婚后生下儿子和女儿。

有漂亮的妻子,又有了一双儿女,虽然日子过得穷,但他嘴角整天挂着笑,走路都哼哼着歌曲,幸福着这种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的生活。

这种幸福止步于他30岁的时候,那年29岁的妻子因病去世,当时儿子五岁,女儿才两岁,父子三人抱着妻子的灵柩哭得死去活来,村里人看着这对没了妈的孩子,也都跟着落泪。

安葬好妻子后,张老汉,不!应该是张树林抱着俩孩子茫然地呆坐着,想着这以后的日子咋过呀?

命运就是这样捉弄人,它让张树林享受到了幸福生活的甜蜜,又把他从幸福的高地扔进痛苦的深渊,连句招呼都不打。张树林整个人几乎崩溃了。

为了孩子和父母,张树林咬牙挺过了那段艰难地日子。白天,母亲帮着照顾俩孩子,他拼命下地干活,想让劳累麻痹心中的愁苦,晚上,他拥着一双儿女,细心地爱抚着他们,他把对妻子的思念都化成对儿女深沉地爱。

就这样熬过了几年,陆续地也有人来给他提亲,母亲也劝他再找一个。看着儿子年纪轻轻就这样既当爹又当妈的过日子,母亲常常落泪地说:“儿呀!再找一个吧,往后的路还长,你不能就这样苦一辈子,孩子我来给你带,你放心地找一个吧!”

在母亲的劝说下,他也有点心动,也见过几个女人,对其中的一个寡妇还算满意,正准备谈婚论嫁时,他的儿子和女儿抱着他的腿哭着说:“我们家不要别的女人,我们不要别人做妈妈,我们只要爸爸。”

刚上一年级的女儿,怕他跟别人结婚后不要她了,吓得连学都不敢上了,整天跟在后面看着他,任凭谁劝都不听。

儿子也可怜巴巴地对他说:“爸爸,你不要和别人结婚,我好好上学,好好听话,我快快长大了养你。”

看着一双可怜的儿女,张树林一把抱过孩子说:“爸爸不和别人结婚了,爸爸只要你们。”

从此以后,任凭谁再怎样劝说,张树林都心如止水,绝不再提结婚的事了。

日子就像门前的流水一样,缓缓地流淌着。屋后的山绿了又黄,黄了又绿。张树林也在四季轮回中,从张树林变成了张老汉。

从青丝到白发,这个如山的男人所受的苦和累,所经历的孤寂和愁忧,只有大山知道,只有流水懂得。

他熬过了岁月,也熬过了艰辛。熬呀!熬呀!熬到了儿女成家立业。

成年后的儿女懂得了父亲这一生的不易,他们用加倍地孝顺回报父亲。女儿在学习上从未让父亲操心过,她一路顺利地上到了研究生毕业,当了一名出色的医生。

儿子没考上大学,二十多岁就结婚生子,早早扛起了家里的重担,让父亲安度晚年。一家人快乐安详地生活着。

现在的张老汉,整天笑呵呵地,又快乐地拉起了二胡。

可这二胡拉得闹出了心病,咋办呢?

张老汉每天晚上睡在床上,像烙煎饼一样翻来翻去睡不着。

那边的秀琴也和张老汉一样,既甜蜜又羞涩地想着心思,也是夜夜失眠。

兴奋和思念,害怕和压抑,折磨着两个人。

自从有了这个心思后,两人再见面时,就显得不那么自然了。

虽然俩人都尽力克制着这份情愫,但时间一长,一同听琴拉家常的老人们也看出了端倪。和张老汉要好的老王头就捅破了这层窗户纸,他直接对张老汉说:“老张,我看你和秀琴都有点意思,要不要我给你们撮合撮合。”

起初,张老汉还矢口否认,老王头说:“你就别装了,这也不是啥丢人的事。你这一辈子受的苦我都知道,现在娃娃们都结婚生子了,你找个老伴陪陪也好。你说句话,只要你点头,这事包在我身上。”

听了老王头的话,张老汉鼻子酸酸的,眼圈也有点红了,他只是干笑了两声,还是没好意思说出口那个“行”字。

老王头生气地说:“你怕个啥?不好意思开口?有我嘛!”

张老汉脸憋得通红说:“唉!这咋好意思给娃们说嘛,都这年龄了。”

老王头说:“这年龄咋?现在日子好过了,咱还要往百岁上活呐。你个死老汉,还硬撑啥嘛,等我消息哦!”

说完这话,老王头在鞋底上磕了磕烟斗,背着手走了。

一连好几天过去了,老王头依旧和大家一起来听张老汉拉二胡,拉家常,绝口不提撮合他和秀琴的事。

张老汉心里纳闷:这是咋了?难道他忘了自己说过的话?还是说了,儿女们不同意?或者是秀琴不同意?

张老汉忐忑不安,想问个究竟吧,又不好意思开口,心里火急火燎的难受,拉出的琴声就有些疙疙瘩瘩的,不那么流畅了。

老王头看在眼里,心里笑到:我看你能装到啥时候?我先吊吊你的胃口再说。

又过了几天,张老汉实在憋不住了,他讪讪地跑到老王头家里,假装借东西,趁机找老王头聊天,转了一大圈话题,最后他红着脸问了一句:“你给说的那事咋样了?有门没有?”

老王头慢吞吞地说:“不急,你等我消息吧。”

他连忙说:“不急,不急!”

虽然嘴上说不急,可他心里是真急呀!

就这样,张老汉在不安中又度过了半个月的时间。

有一天傍晚,张老汉吃完饭,坐在场边的石凳上乘凉,突然看见一辆面包车停在门前的公路上,儿子、儿媳、女儿、女婿、侄儿、侄儿媳妇陆续从车上下来,他们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,欢天喜地得回来了。

张老汉纳闷,儿子昨天打电话还说,最近活多忙得很,今天咋就回来了呢?女儿工作更忙,平时礼拜天都要加班,这咋说回来就回来,还把女婿也带回来了呢?

他心里嘀咕着:管他呢?孩子们回来就好。

晚上,一家人围在一起,有说有笑。女儿拿出给父亲买的新鞋、新衣服,非要父亲试试合身不合身,儿子也把给父亲买的保健品、食品放在了桌上,让父亲尝尝这个,尝尝那个。

久违的一家人,欢天喜地地谈笑着,幸福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。

第二天一大早,媳妇和女儿就下厨,开始张罗饭菜,他们在城里早已买好了食材,很快,一大桌丰盛的饭菜就摆上了桌子。

不知道什么时候,儿子已经出门请来了老王头、侄儿、侄媳妇、还有秀琴他们,大家围坐在圆桌边,热热闹闹地开始吃饭。

老王头先举起杯子说:“今天大家聚在一起,先祝贺老张生日快乐!”说完,他一饮而尽。

张老汉一愣,拍了一下脑门说:“我的生日?唉!你看我这记性,咋就忘了自己的生日呢?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九,可不就是我的生日嘛!”说完,他嘿嘿地笑出了声。

老王头接着又说:“今天除了给老张庆祝生日以外,还有一件更大的喜事。老张和秀琴,这两个苦命的人,辛苦了大半辈子,现在儿女们都大了,他们也该有个幸福的晚年了。”

老王头看了看几个孩子,接着说:“我私下里和几个孩子沟通过,他们也都支持两个老人一起生活,是这样吗?”

几个年轻人都纷纷点头,连声说:“是的,我们都同意,只要两个老人愿意,我们没有意见。”

老王头又转向张老汉和秀琴说:“你看,孩子们都表了态,他们都同意,你俩该放心地在一起了吧?是这,你俩也说句话。”

张老汉嘿嘿笑着,哼哧了半天只说了一句:“谢谢孩子们!”

秀琴羞涩地捂着脸,笑着不语。老王头急了:“你说句话呀!实在不行就点个头。”秀琴这才害羞地点了点头。

这时,张老汉的儿子也端起酒杯,走到父亲身边,动情地说:“爸,我很高兴你能再给我找个妈,我从五岁起就再没叫过妈了。小时候不懂事,没让您再娶老婆,我和妹两个人拖累了您一辈子,让您受了一辈子的苦。现在好了,我又有妈了,你放心,从今往后,我一定会像孝顺您一样去孝顺阿姨,哦!不对,是孝顺妈。”

“来!爸,咱俩干一杯,一切都在酒里了。我先干为敬!”说完,一仰脖子喝下了酒。

女儿,女婿,儿媳妇也连忙附和道:“爸,妈,你们放心,我们一定好好孝顺你们,让你俩安度晚年!”

侄儿也忙站起来说:“二伯,我妈嫁给你,我们两口子也高兴。我们几个小得都不在家,你俩做个伴,互相有个照应,我们在外面做事也安心。往后,我们就是一家人了,我俩也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。你俩好好保重身体,就是我们全家的福分。”

“对!对!对!我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。来!来!来!干杯!干杯!”大家异口同声地说。

张老汉幸福而又羞涩地看了一眼秀琴,对大家说:“我俩谢谢孩子们!谢谢你们得理解和支持。”

说完又转向老王头说:“兄弟,我俩也谢谢你!我俩的事,让你操心了。来!我敬你一杯。”

老王头连忙站起来说:“老张,这酒我得喝。这是喜酒呀!”说着,仰头喝下了酒。

他拿着空杯接着说:“老王,你可别高兴糊涂了,咱要娶秀琴,可得明媒正娶啊,找时间去把证领了,我给你张罗张罗,咱尽快把事办了吧。”

秀琴忙说:“这年龄了,还张罗啥呀!领个证就行了,别让人笑话,”

孩子们齐声说:“要办!要办!回头就看日子,把村里人都请来,咱也摆几桌子!”

“好!”老王头喝了一声彩。

大家共同举杯庆贺!房间里回荡着欢快的笑声。

张老汉的儿媳妇说:“咱趁热打铁,我这就开始着手准备,尽快把事办了。”

接着他又对堂弟说:“你今天下午就开车送爸和妈去镇上,让他们去把证领了吧。”

堂弟说:“好!这事包在我身上。”

就这样,几个孩子分工合作,各自完成自己要准备的事情。

五天后,张老汉和秀琴的婚礼就如期举行了。
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xiaoshidais.com/jlxz/11982.html